安裝Linux 系統 到隨身碟教學

前前後後 灌了好多次了  每次灌每次忘

 

不得已做這篇教學提醒笨笨的我~~~哀~~

 

首先下載可以製作開機碟的程式

 

我選擇 Universal-USB-Installer-1.9.6.3

 

下載完後圖示……………………..

 

開啟程式 選擇要放入的 iso 檔  上Ubuntu 官網可以下載到

 

 

再來就是把隨身碟當成開機碟打開囉~~

 

選擇其他

 

 

分割硬碟  這裡注意如果是空的硬碟 需要點擊那個空間 然後按 減號  才可以變為 Linux 的 free space

選擇 + 號 可以開始分割您的隨身碟 

 

用來安裝開機程式的裝置請選擇 根目錄  ‘/ ‘

 

 

新手重點,快速理解Linux目錄意義

 

1.「/」

所謂的根目錄,一切的起點,所有的目錄都從「根」開始,一個接一個的掛下去。意義跟Windows的C:\很像。所有的目錄一定都會掛在根目錄底下,所以一定會佔到一個分割區。

2.「/home」

所謂的家目錄,使用者的桌面資料、文件、音樂、個人設定檔等等,都會在這個資料夾。通常以帳號分別,例如筆者創了一個叫「amola」帳號,家目錄就會是「/home/amola」,如果筆者又多建了一個「aluba」帳號,家目錄就是「/home/aluba」,以此類推。

「/home」的作用幾乎跟Windows系統的「我的文件(My Documents)」一致,但「/home」底下還會有軟體設定檔,每一個帳戶登入的軟體設定都存在這裡,瀏覽器或P2P程式的預設下載目錄,也一定會在/home/個人帳號/這個範圍內。重要性跟「我的D槽」不相上下。

3.「swap」

指的是置換空間,也是所謂的虛擬記憶體。關於這個空間的利用最有爭議,說法也有很多。也有人提供將swap分割區轉成實體檔案掛載的教學。不管怎樣,swap可以說是僅次於根目錄以下最重要的分割區,地位等同Windows系統的pagefile.sys。多了他乍看好像不一定有什麼效能優化,但少了他會很麻煩。

4.「/media」跟「/mnt」

其實這兩個資料夾的意思很像,都是「掛載」外部新增的硬體設備。較早的Linux系統僅出現「/mnt」這個資料夾,並設定為預設的掛載資料夾。如果使用者新買了顆硬碟,裝進電腦裡,Windows的做法會多給他一個英文字母做為磁碟機代號,Linux則會先處於「未掛載」的狀態,除非使用者另外下指令,或是透過修改設定檔的方式去主動掛載他,才能繼續利用。之所以會叫做「mnt」,一般認為是源於掛載(mount)的意思。

註: Device for boot loader installation: 選擇整顆硬碟

重要重要重要  要說三次  至少一定要一個 ‘/’  目錄 不然系統不會讓你灌的  剛開始還找很久呢……

0 0 votes
Article Rating
Subscribe
Notify of
guest

0 Comments
Inline Feedbacks
View all comments